.jpg)
对于 投资者来说,掌握 影响 外汇市场短期 波动的 因素是非常重要的。
要知道波动的影响是很大的,同时影响着汇率和价格的变化,所以接下来详细介绍:外汇交易影响短期市场波动的因素,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到投资者。
第一: 经济因素。
在影响着外汇市场波动的经济 消息中,经济统计 数据会起着 最重要的作用。
1. 利率政策。
在经济数据中,每个 国家利率的调整和 政府的 货币政策动向是最重要的。
有的时候,虽然政府没有表示要改变货币政策,但是只要外汇市场有这样的预期,或者其他国家也采取了类似的行动,那么外汇市场 就会继续存在。
政府会改变其政策。
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会出现剧烈波动。
谣言时 买入( 卖出),事实时卖出(买入)。
在外汇市场上,经常会出现一些消息,有些消息事后 证明是真的,有些消息事后证明 不过是谣言。
外汇投资者的做法是,听到利好消息就立即买入,消息一经 证实就立即卖出。
反之亦然。
当有坏消息传出时,立即卖出,一旦消息被证实,立即买回。
外汇市场 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交易市场。
所谓/见微知著/,风云变幻,就是投机者的 心理反应。
从盈利的目的出发,我们必须顺应市场。
5月5日晚上, 美国能源情报署(EIA)公布的数据显示,除却战略储备的美国商业 原油 库存,总共 减少了799万桶,环比减少1.6%,这是2021年1月22日当周以来原油库存最大降幅。
与此同时,美国汽油库存增加73万桶,精炼油库存减少了345万桶。
美国原油商业库存大幅下降,意味着炼油厂加速复产,对原油需求不断增加,更增强了市场对美国燃料需求的乐观看法。
一般来说,库存下降意味着供不应求,所以价格 上涨。
刚刚库存下降,这燃油供应一下子停了,导致市场上供不应求,迫使油价暴涨。
如果该管道长期关闭,可能导致夏季开车高峰到来前的汽油价格飙升。
加元在外汇市场上历来被称为“ 商品货币”,其汇率往往受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很大。
最近,大宗商品 价格上涨成为整个金融圈最为炙手可热的话题,对通胀的担忧也成为了许多投资者的头等大事。
在巴菲特股东大会上,大宗商品和通胀也是会议的热门话题。
在会议中,巴菲特谈到了不断加剧的通胀压力,这表明它已经在许多企业中看到了实质上的通胀现象。
巴菲特表示,由于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正在发挥作用,成本端原材料价格的飙升正在传导给消费者,人们被迫接受提高的价格,且没有妥协的余地。
在大宗商品持续上涨和通胀预期下,本周商品指数的 资金 流入量大幅增加,在最近的5个交易日中流入了10亿美元,年初以来达到了80亿美元,十天平均资金流入量达到3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。
巨大资金流入量的背后,投资者渴望进行“通胀交易”,即通过买入大宗商品标的资产来对冲通货膨胀。
由于本轮全球型通胀主要是由大宗商品等生产端驱动,因此买入类似资产被看做是最好的避险工具。
而这些资金的大量流入,也被看做是人们的大类资产配置正在发生风格转换——投资者不断寻求 更高比例商品窗口,同时减少其他资产的配置。
通过近几个月交易较活跃的商品类ETF就可以看出这种趋势:除了3、4月短暂下行(当时美元指数(90.2916,0.1278,0.14%)上涨),资金都在疯狂涌入。
Rabobank认为,目前我们正处于商品周期的中前期。
在经济复苏、美联储宽松政策的“威力”下,若上游原材料需求持续紧张,那上涨周期才刚刚开始。
随着原油的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,加币汇率短期还会上涨。
NFIB的首席经济学家BillDunkelberg在一份声明中表示:“如果小 企业主可以雇佣更多的工人来服务客户,销售额就会更高,更加接近于疫情爆发前的水平,通货膨胀猖獗,小企业主对未来的商业状况不确定。
”周三数据前瞻 日内将公布 中国5月通胀数据、加拿大利率决议等。
中国的出厂价格势将进一步 走高,有可能会加剧全球通胀忧虑。
预计5月PPI将攀升8.5%,创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。
数据细节对于判断物价上涨从下游行业进一步传导的风险至关重要,下游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。
受非食品价格的推动,中国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能继续走高。
食品价格上涨可能也发挥了作用。
预计CPI同比上涨1.5%,高于4月0.9%的涨幅。
当月核心CPI料也进一步上升。
服务活动和消费势头更加强劲,可能令非食品成分获益。
尤其是5月初的五天假期,可能提振了交通和休闲娱乐价格。
0 条评论